第五百三十章 越来越像后世的世界-《初唐大农枭》
第(1/3)页
李世民与几位老臣的讨论很激烈,这也是他没事就爱找这些老家伙们聊聊的原因,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些老一辈的人精,并不比现在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差,只是,他们没有赶上一个好时代,没有受到最先进的教育而已。
所以李世民的收获其实蛮多的,而当他们的街头讨论引来了更多路人的加入的时候,他的收获就更加多了。
比如,一个叫李瑞的路人就提出,联合执政联盟现在的模式或许并不能长久,未来必须加大盟主的权力,至少,某些特殊领域的专断权力,才能保证联盟的稳定运行和公信力。
因为,每一个议员,都是有国籍的,有阵营的,有私心的,一旦联盟做的某项决定,触犯了他们的利益,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反对。
现在各国的议员普遍文化水平还不高,见识十分短缺,一般是跟着大流走,以后可就不一定了。
当他们懂得怎样给自己争取利益,或者帮助别人争取利益的时候,议会将会变成一个专门打嘴仗的地方,这会严重的影响执政联盟的执政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。
如果于秋在现场听到了这个人的建议,一定会给他伸出一个大拇指。
因为,后世西方一些议会制国家,就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,在遇到大事的时候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久而不决,其实都是在为自己背后的人争取利益,这些拿着高薪的议员们,起到的作用就是浪费公共资源,耽误大家的时间。
再比如,一个叫张虞的年轻人就提出,政府无需局限在财政结余里面做事情,也无需纠结财政结余。
夏国政府哪怕是破产了,就不运转了吗?
不会,它还是照样会管理民生,欠下的债,可以用今后的税收抵偿。
所以,政府的管理也完全可以像经意企业一样,在资金有缺口的时候,大量找银行贷款,做一些更加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工程,这样能更快的推进社会的基础建设和各方面发展。
且不说他们的建议在当下这个社会情况有没有用处,至少他们的思想,对李世民有非常大的启发,能够打开他的思路。
在他们一群人聊的火热的时候,于秋也正在跟自己的几个儿子聊天谈心,这是他最近饭后必须要做的事情,因为,几个小家伙,正是树立自己的三观,自己的思想认知的年龄。
其中于尧就很主动,并且热衷于政事,这与李秀宁平时的教育有关,他开口向于秋道,“父亲,赵州的人口已经突破了三百万,而且来自世界各地,错综复杂,今后我要如何治理赵州?”
于秋看了他一眼道,“谁说你未来要治理赵州了?赵州是你皇爷爷给你的封地不假,但是,千万别把它当做你自己的私人产业,它是属于所有参与建设赵州的人民的,你身体里的血脉,不足以承载这么大一片土地,它只能证明你是我和你娘的儿子。
至于怎么治理这样一个人口繁杂,工业发达的州,你需要问的是赵州的人民,而不是我。
我其实并不建议你从政,但你若真是从了政,在施政的时候一定要记住,民意永远排在第一位,因为你做所有的事情,都是为了让治下的人民过的更好,什么样才是更好?他们自己觉得好,才是真的好。
赵州属不属于你,最终要看赵州生活的百姓,是不是真心拥戴你,说白了,是要看你做的每一个决定,是不是都对他们有好处。”
于尧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,又有些疑惑的道,“可是,我们自己的利益呢?如果百姓的意愿,与我自己的利益有冲突,怎么办?”
“这就得看,你是不是分的清楚,什么是利益了。
夏王府从夏国建立之初,就每年无偿向国务院,军队,甚至社会各界有需要钱的地方,捐赠几百万贯,后来,是几千万贯,到现在每年上亿贯的资金。
这么多的钱,可以买下全世界任何的东西,但是,它是利益吗?
我觉得不是。
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投入,才让我拥有了现在的夏国,才让我们于家的收入不断的提高,现在,我们于家每年的收入,都达到了上亿贯,以后,可能是十几亿贯,几十亿贯,甚至更多。
在当初我把那些钱无偿的捐赠,投入出去的时候,大家都以为我放弃了自己的利益,其实则不然。
我是为了更大的利益。
第(1/3)页